小吳哥是整個吳哥窟遺址中最為完整且最有代表性的,
同時也是我們熟稱的吳哥窟(Angkor Wat),
由蘇利雅華曼二世所建,當時的國王信仰印度教,
所以建了此神殿供奉保護神仳斯努,
其大致結構有最外圍的護城河,內外城牆,
幽深的迴廊,石頭推砌而成的大道,
以及最重要的中央聖殿和周圍的五座寶塔,



小吳哥外有將近兩百公尺寬的護城河,
走過同樣是由石頭建造的橋,即可到達外城牆,
外牆由一座大寶塔還有兩邊叫小的寶塔組合而成,
圍繞主城的外牆迴廊,
壁上有許許多多的浮雕,講述古代印度教的神話故事,



小吳哥城根據歷史學家的考據,
應該是做為祭祀的用途,
外城牆有三道門,最中間的是給國王走的路,
另外較小的門是給文武百官走的,
再更遠一點的地方還有一個門,那是給大象走的!!
沒錯就是大象。





入城後,還要再走一段三百多公尺長的石砌大道,
大道兩旁不時可以看到有七個頭的龍做成地護欄,
再接近主城的左右兩邊還有較小型的古廟,





走到底即可到達中央聖殿的基底層,
前方的小水池剛好可以拍到吳哥窟水中倒影,
神殿共三層,最底下的是石砌基臺,
第二層的四個角落各有一座聖塔,
穿梭在挑高栱型的回廊裡,彷彿置身迷宮,
實在很難讓人相信這全部都只是用石頭堆砌而成,



要爬上第三層的中央聖塔,
就必須爬上這個拔地而起十幾公尺高的階梯,
聽導遊說這個天堂之路每個階梯都這樣淺且陡,
是因為古時候帝王為了讓所有人都能以尊敬的心前來參拜,
從而這樣的設計使得所有的參拜者都必須五體投地一步一步往上爬,





第一眼看到這樣雄偉的寶塔建築,
不得不佩服古時候的吳哥人竟然有如此高超的建築技術,
待我一步一步的慢慢往上爬,
其實階梯陡也就算了,
因為太陽很大很大所以每個石頭都被曬的燒燙燙,
讓我的登天步道更顯艱難,





終於攀爬到最上端,
上面的空間比我想像中的還要大很多,
中央的廣場有個最高雕刻最精細的寶塔,
我想這就是整個吳哥窟聖殿最中心的聖塔了,
包含週邊的四座聖塔,總共五座聖塔,
古老的印度教神話告訴我們,五座聖塔象徵著須彌山的五座山峰,
是印度教眾神的居所,也是全宇宙的中心,





從破敗的窗口探出去,看看究竟走了多少路,
上面很涼,也有很多的外國人喜歡坐在嚇人的石壁邊休息,
我根本不敢,不過倒是可以享受這裏那種古老的氣氛,
好像也可以聽到吳哥文武百官國王一起在這裡祈求保護神的庇祐,
朗誦的古老佛經,那燃燃的烈火似乎也照亮著古廟的一點一滴,
已經消失的是偉大強盛的王朝,
留下來的只是無限的謎團,





也許是要爬上來真的不容易吧!
所以這裡的浮雕,石柱,寶塔上的彫刻都還很清楚,





參觀吳哥窟不僅是看看那雄偉的建築,
每個迴廊、石柱、門、窗,
都有著極其華美的雕刻,也都是古老的神話傳說,
數不盡的神像、仙女的浮雕,
我想這些工藝水平技術絕對是超凡的!!





才剛看完雄偉的吳哥窟,趁著太陽還沒下山,
我們來到巴肯山準備看日落,
爬上巴肯山又是另外一個艱難的問題,
因為最早的古階梯因為崩塌損壞的相當嚴重,
再山邊又多闢了一道紅土登山步道,
只看夜色越來越深也越來越暗,
太陽可是不等人的吶~!!快快快~~~






爬上巴肯山上才知道原來還有個巴肯寺,巴肯寺也是不怎麼好爬,
又窄又陡的階梯幾乎跟小吳哥差不多,
繼續辛苦的攀上塔頂,才發現這裡早就擠滿了想看日落的遊客們,
不只有遊客,就連當地的柬埔寨小孩也想看看這絢麗的晚霞,





千年的強大王朝,轉眼間就淹沒在熱帶叢林裡,
功勳彪炳的國王,不計其數的金銀財寶,
超妙絕凡的雕刻技術,精準的建築工業,
所有的一切都是吳哥最神秘的面紗,
那些遠古的神話故事也許就像無限的夕陽,
漫妙的雲彩和那千年不變的古老聖殿,都是解不開的故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yes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